中新網5月27日電 一些學生由於家庭經濟原因,不得不舉債上大學,他們未來所選擇的道路會有什麼不同嗎?美國《紐約時報》27日刊登署名菲利斯·考爾基的文章稱,有一系列研究表明,學生貸款的壓力很可能會促使人們做出與沒有貸款壓力時不同的決定。這不僅會影響個人生活,而且還會影響整個經濟。
  首先,似乎背負學生貸款的人自己創業的可能性較小。一項新研究發現,在學生貸款增長率相對較高的地區,小公司(這裡指擁有1到4名雇員的公司)的創辦率較低。
  這種相關性有一定的道理。人們通常只有一定的“借債能力”,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風險管理教授布倫特·W·安布羅斯(Brent W. Ambrose)說。他與費城聯邦儲備銀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Philadelphia)的拉里·科德爾(Larry Cordell)和馬書偉(音譯)做過一項研究,而且還是該研究的一篇初期論文的作者之一。
  如果學生在學生貸款上用完了自己的借債能力,他們就無法再去別處借債了。研究表示,“由於需要為初創公司融資,企業家的個人借債能力很重要,而無法通過破產來免除的學生貸款可能會對債務人今後的生活產生持續影響,可能還會影響未來的小型企業業主籌集資金的能力。”
  由於60%的就業崗位都是小型企業創造的,安布羅斯說,“如果扼殺了人們的創業能力,就會給經濟帶來損傷。”
  學生貸款似乎還會影響私人購房趨勢。根據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的研究,自經濟衰退以來,30歲人群的購房率普遍降低,但是對於有學生貸款歷史的人群而言,購房率的降低更為嚴重,而且甚至在房產市場恢復後,這種情況仍在繼續。
  目前,學生未償貸款總額已增至1.1萬億美元(約合6.8萬億元人民幣),而10年前,這個數字僅為3000億美元。2013年,學生借款人的平均債務總額在3萬美元左右。難怪借款人不願意創業或購房。
  學生貸款或許還會對職業選擇造成影響。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的傑西·羅思坦(Jesse Rothstein)和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的塞西莉亞·埃琳娜·勞斯(Cecilia Elena Rouse)2011年的一項研究表明,如果背負著學生貸款,人們選擇低報酬的公益工作的可能性似乎就會降低。
  他們的結論來自對一所資金雄厚的大學的研究。通過半工半讀的報酬和補助金,以及全面免用貸款,這所富裕大學開始滿足學生的經濟需求。
  這項舉措於21世紀頭10年初期開始實施。在它實施以前,學生更傾向於選擇投資銀行和咨詢等報酬豐厚的職業,羅思坦在採訪中說。該舉措生效後,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了教學和非盈利性質的工作。
  在許多情況下,學生借款人所做的選擇只是人之常情,是根據他們所面對的現實經濟狀況做出的決定。總體來看,這些選擇似乎對經濟產生了重大——許多人會說是負面的影響。
  這個理由足以讓學校或政府拿出一個解決方案嗎?沒有很多學校像之前提到的那所大學一樣有能力免用貸款。如果社會希望改變學生貸款所帶來的扭曲性影響,有關部門就應該立即做出一些關於教育資源分配的困難抉擇。  (原標題:外媒:政府應重視學生貸款對經濟產生的漣漪效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s16fskkb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